Love Binti|Blog

培⼒婦女與孩童 改變世界的溫柔⼒量

生活在台灣,買杯咖啡很簡單,對許多人而言,咖啡也早已成為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每次啜飲咖啡時,你是否曾好奇手上這杯香氣滿溢的飲品究竟從何而來,甚至開始想像咖啡產地的人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生活在台灣,買杯咖啡很簡單,對許多人而言,咖啡也早已成為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每次啜飲咖啡時,你是否曾好奇手上這杯香氣滿溢的飲品究竟從何而來,甚至開始想像咖啡產地的人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在台灣的市場中,較為人所熟悉的咖啡豆產地包含中南美洲的巴西、瓜地馬拉,非洲的衣索比亞、肯亞,以及亞洲的印尼、越南等國家。大多數人或許較少接觸來自烏干達的咖啡,但事實上,這個橫跨赤道、因豐富自然資源與農產而被稱為非洲珍珠的國度,位在世界前十大咖啡出口國之列。2016 年至 17 年間,烏干達總共出口460 萬袋 60 公斤重的咖啡,在整個非洲大陸僅次於衣索比亞,世界排名第 8。

大湖畔的咖啡產地

根據烏干達咖啡發展署(Uganda Coffee Development Authority)的統計,該國 134 個行政區中,有 112 個種植咖啡。在我們經常造訪的中部區域偏鄉,咖啡樹隨處可見。行駛在泥土路上,兩側最常見的作物除了香蕉及各樣熱帶果樹外,就是咖啡。

烏干達鄉村的小農戶通常會在住家周圍的土地上種植多樣作物以自給自足,香蕉、木薯、地瓜、馬鈴薯、豆類等都是主要糧食作物。他們也會種上芒果、木瓜、波羅蜜等果樹供自家食用。種植咖啡則完全是為了變現,因咖啡不能果腹,當地也一直未曾培養起喝咖啡的文化。小農戶們會將咖啡與其他作物混合耕種。最普遍的組合就是香蕉與咖啡,香蕉樹可以為對溫度變化極為敏感的咖啡樹提供遮蔭,且在少雨的乾季仍能保持水分,不與其他作物爭奪灌溉用水。

品種上,環繞廣大維多利亞湖(Lake Victoria,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的盆地主要栽種的是羅伯斯塔(Robusta),這是烏干達的原生咖啡。阿拉比卡咖啡豆(Arabica)則生長在海拔較高的東部邊境埃爾貢山(Mt. Elgon)山麓與西部邊境的魯文佐里山脈 (Rwenzori Mountains)。兩種咖啡豆在烏干達的栽種比率大約是 4:1,然而就世界咖啡產量而言,則是阿拉比卡佔大宗。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採集回來的咖啡果實。圖/攝影師汪忠信 攝影

咖啡,抗貧作物

咖啡作為繼石油之後第二大貿易商品,是世界上約 1 億 2500 萬農民賴以維生的作物。在烏干達全國上下有約 8% 的人口,超過 500 萬人的生計與咖啡有關。正因咖啡產業具極大經濟效益,且影響眾多人口,長久以來人們投注心力研究如何透過咖啡幫助鄉村發展、消除貧窮,烏干達也不外乎如此。

總統穆塞維尼曾表明: 「咖啡,是幫助小農對抗貧窮的作物。」政府積極研議透過咖啡種植改善北烏干達的經濟狀況。二十多年前發生於北方的內戰,使得當地至今仍是全國最貧窮、發展相對緩慢的地區,若能透過咖啡種植提升區域經濟發展,將能大幅幫助內戰後至今仍在重新建構生活的北方貧窮人口。

為了理解咖啡是否能協助農民脫貧,烏干達國家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在 2014 年於北部四個區域進行田野調查。他們發現,以一百戶家庭為單位,種植咖啡的農戶平均有 89 戶能負擔一天三餐。然而,在未種植咖啡的家庭中只有 39 戶能達到這樣的飲食規律,咖啡因此被認定能夠有效提升小規模農戶的生活水準。

話雖如此,在藉由咖啡種植脫離貧窮的路上,烏干達仍面臨諸多關卡有待解決。

咖啡豆如何變現金:生產端的難題

對於烏干達偏鄉而言,咖啡脫貧在生產端所面臨的阻礙主要有 3 個:咖啡品質低落、加工技術缺乏、沒有合作管理系統。

當我們在中部鄉下進行田野調查時,曾觀察農戶採收的咖啡果實,並買下進行試驗。每批採收下來的果實中,近半數會在接下來的篩選過程中被淘汰。如此低落的品質導致當地咖啡果實的收購價一直處在低檔。

採收後,農戶急於將咖啡果實賣出變現,因此沒有心思花費時間進行篩選甚至初步加工。當我們詢問當地農戶,是否知道咖啡果實可以在賣出前進行簡單加工以提升賣價,其中一名農戶表示:「知道。但加工太費時費力了,我們寧願在採收後直接賣出換取金錢。」然而,若能進行初步曝曬加工,收入足以翻倍。

收成後直接賣出的咖啡果實一公斤價格是 1000 烏先令(約台幣 80 元),經過曝曬的果實則能以 2000 烏先令(台幣 160 元)賣出。

除此以外,偏鄉咖啡小農並沒有管道接觸、學習更好的咖啡處理與加工方式。咖啡收成時,往往由附近較大、擁有較多現金收入的農戶向這些小農收購咖啡果實,集中轉手賣給位在城鎮的咖啡處理廠進行加工。沒有資本的小農只能等待別人收購,更遑論直接連結上加工廠。

加工技術對小農收入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在一項對盧安達咖啡經濟的長期研究中,當地小農被區分為兩組,第一組與水洗處理廠有資源連結,擁有咖啡初步加工的技術,另一組沒有接觸水洗加工的則是對照組。最終結果發現,第一組的咖啡農,每戶在 2000 到 2010 年間平均收入增加了 1776 美金,比起對照組的收入增長速度整整快了 82%。

同樣地,合作管理系統的缺席,也導致偏鄉小農沒有獲得加工技術的管道及議價能力。舉例而言,若在同一個村落、同一個區域的咖啡農能將所有咖啡產出集結起來,他們的總生產量便大到足以一起進行加工,並以更好的價格賣出。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比起咖啡更愛茶:消費端的阻礙

當烏干達咖啡豆在產業鏈中逐漸往消費端前進時,依據目前咖啡市場的需求,會遇上兩個阻礙:其一是羅伯斯塔咖啡豆在國際間單價較低,其二是沒有國內市場。

因氣候、地形等因素,烏干達咖啡種植以羅伯斯塔為主,然而羅伯斯塔相比阿拉比卡咖啡豆較不受國際市場青睞。依據烏干達咖啡發展署的最新數據,2016 至 17 年間,烏干達兩項咖啡豆每公斤的出口價分別是 1.86 和 2.36 美元,羅伯斯塔較阿拉比卡少了 50 美分,但出口量比率卻是四比一。

除了在外銷競爭相對弱勢之外,烏干達國內目前也缺乏成熟咖啡市場,造成此狀況的主因有二:當地根深柢固的飲茶文化以及偏低的消費力。

不像另一非洲咖啡生產大國衣索比亞,烏干達人並沒有飲用咖啡的習慣,飲茶文化則是承襲自前殖民母國──英國。在鄉間人們會泡茶,卻極少喝咖啡。有趣的是,比起喝咖啡,人們似乎更常嚼食咖啡豆。在車輛往來頻仍的地區,經常能見到人們在路旁兜售咖啡豆,司機們也會買上一包咖啡豆嚼食以提神。低消費力也阻礙了烏干達國內咖啡市場的發展。一杯咖啡要價約 6,000 至 10,000 先令(折合台幣 48 到 80 元)上下,對平均月薪在一萬台幣左右的烏干達城市中產階級而言不易負擔,更遑論收入水準更低的多數烏干達人。

咖啡脫貧之路的未來

總結而言,烏干達的偏鄉小農若要依靠咖啡脫貧在理論上雖可行,卻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在生產端,咖啡豆的品質急須提升,咖啡農需要獲取加工技術的管道,並且與其他小農建立合作。在消費端,烏干達需打造自己的咖啡品牌,羅伯斯塔咖啡豆雖然相對單價較低,卻仍佔有一定比例的國際市場,風味受到特定消費族群喜愛。咖啡並沒有哪支最好,每支都有其獨到之處,烏干達羅伯斯塔必然也有其歸屬。

往好的一面看,正因為烏干達整體咖啡種植以小農為主,而非由咖啡莊園壟斷,若能有更好的品質控管、建立小農之間的合作,並打造品牌促成產業發展,偏鄉的咖啡農戶將能直接受益,能修繕房屋、吃得起一天三餐。用咖啡脫離貧窮,仍然有無限可能。